新闻动态

跆拳道极限赛事(跆拳道2020)

2025-07-30

一国内顶级赛事体系(中国跆拳道协会主办)

1. 全国锦标系列赛(A级赛事)

  • 分站赛:全年共4站(3月无锡5月无锡7月无锡9月无锡),覆盖竞技项目,采用积分制,为全运会和奥运选拔储备人才。
  • 冠军总决赛:12月在无锡举行,积分前列选手角逐年度总冠军(如周希翱获男子54公斤级冠军)。
  • 定位:国内最高规格赛事,直接关联奥运积分。
  • 2. 青年与青少年赛事(B/C级赛事)

    跆拳道极限赛事(跆拳道2020)
  • 全国青年锦标赛(甲组):10月举办,衔接U18系列赛(6-8月2站),选拔奥运后备力量。
  • 全国少年锦标赛:8月举行,聚焦13-17岁选手。
  • 全国中学生联赛:分站赛(5-7月)及总决赛(8月),竞技与品势双项目并行。
  • 3. 创新赛事与训练营

    凯发k8国际
  • 大满贯道馆赛:商业性赛事,推动大众参与。
  • 青少年训练营:8月集中培训,强化技术储备。
  • 二国际焦点赛事:东京奥运资格体系

    1. 奥运资格赛核心路径

  • 积分排名:各量级世界前5名直通奥运。
  • 大满贯总冠军:唯一非积分直通名额(如2022年肖树楠通过此路径夺冠)。
  • 亚洲区资格赛:原定2020年4月无锡举行,因疫情调整,决定男女各2个量级名额。
  • 2. 中国队的奥运表现与调整

  • 东京奥运会中国仅获1铜,创历史低谷,随后启动新老交替计划。
  • 山西选手周泽琪(女子+67kg)肖树楠(混合团体)入选2024巴黎奥运名单,标志新生代崛起。
  • 三青少年与大众赛事体系

    1. 全国青少年俱乐部联赛

  • 分省级分站赛(5-9月8站)及全国总决赛(11月),竞技与品势并重,覆盖6-18岁群体。
  • 2. 国际青少赛事延伸

  • 如2025亚太区儿童青少年赛(参考模式),分龄组设置品势创新竞技对抗等项目,强调技术融合与原创性。
  • 四2020年赛事特点总结

    1. 疫情影响:无锡成为集中办赛地,多项赛事延期或压缩赛程(如奥运资格赛实际取消)。

    2. 技术导向

  • 国内赛强化积分制与梯队衔接(如U18→青年赛→冠军总决赛)。
  • 国际规则变革:矮小选手获更多机会,推动战术多样化。
  • 3. 人才输送

  • 周泽琪(亚运双金)肖树楠(大满贯冠军)等从国内赛突围,印证赛事选拔有效性。
  • >延伸观察:2020年是中国跆拳道“新老交替”关键年,国内赛事体系为巴黎周期埋下伏笔,而奥运失利加速了技战术革新与青年培养投入。